将人大代表的“睿智之言”转化为推动工作的“良策实招”
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推动廉洁文化浸润人心
扎实推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落实

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推动廉洁文化浸润人心

发布时间:2025-02-24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字体大小[ ]

 纪检监察机关深挖资源丰富载体

推动廉洁文化浸润人心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陈瑶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必须长期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提出,制定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讲好中国反腐败故事。

  “新时代廉洁文化植根于百余年党史传统与经验,形成了鲜明的时代风格,对于增强党员干部党性意识、宗旨意识,夯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根基,守牢清正廉洁的政治底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浙江省杭州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陈一行看来,系统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有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

  据介绍,杭州市纪委监委今年将持续深挖本地资源,推出一批廉洁文化精品力作,培育勤廉并重的时代新风,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同时,坚持把家风建设作为厚植廉洁文化的有力抓手,持续开展全市党员干部“廉洁好家风”主题活动;深挖辖区内家风文化资源,运用好廉洁文化阵地、文化礼堂等,根据自身特点举办各式展陈,开展多元教育活动,持续提升家风教育感染力、传播力。

  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必须抓紧抓实抓好。四川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该省坚持以廉洁文化宣传月品牌活动为载体和牵引,统筹省市县三级力量,“一盘棋”谋划廉洁文化建设和警示教育、纪律教育工作,着力强化以办案为引领、以理想信念培根铸魂、以反面警示震慑约束、以廉洁文化砥砺品格,努力将廉洁教育成效转化为一体推进“三不腐”的综合治理效能。

  强化警示震慑,是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今年将聚焦‘稳步推动警示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这一目标,增强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代入感,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以‘案中人’警醒‘身边人’,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推进警示教育案例资源库建设并实时更新,实现警示教育与监督检查、审查调查融会贯通、一体推进。”这位负责同志说。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力发掘历史文化资源、思想理论资源、社会实践资源,科学构建新时代廉洁文化的内容体系。

  “红色文化鲜明的时代印记和地域特色,成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江苏省盐城市纪委常委赵玉霞表示,通过追溯红色文化“根脉”,盐城闯出了一条“以红铸廉、以文聚廉、创牌促廉”的廉洁文化建设路子。下一步,将继续结合本地红色革命文化、历史人文传统和生态文明实践特质,赓续弘扬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的红色文化“基因”,以红铸廉,挖掘更多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廉洁元素,搭建廉洁文化建设共同体,进一步推动廉洁文化建设从“要求”向“自觉”转化,从“治理”向“浸润”演进,持续增强“不想腐”的思想自觉。

  新时代廉洁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各地纪检监察机关探索丰富方法路径,着力构建特色鲜明、亮点纷呈的廉洁文化教育矩阵。

  山东省纪委常委、监委委员宋军表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同向同行。为凝聚工作合力,该省依托“清廉山东”建设载体,以清廉机关、清廉企业、清廉学校、清廉医院、清廉村居建设为抓手,扎实推动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按照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有关要求,山东省今年将进一步创新载体形式、拓宽渠道路径,在理论研究、作品创作、展示展演、阵地提升、典型培育等方面再下功夫,持续推动清廉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

  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关键在抓住责任、落实责任。河南省开封市纪委监委持续致力于推动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纪检监察机关组织推动、主责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廉洁文化建设工作格局。今年将在此基础上持续发力,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把纪律教育融入清廉单元建设,督促各级各部门根据行业实际深入开展纪法教育,协同推进党性党风党纪、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家风家教等宣传教育,形成思政育廉、文化养廉、纪法护廉、家风促廉的良好风尚。

中国法治新闻网摘编亓淦玉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雅宝路12号(华声国际大厦)1层 1 2 1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