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 | 亚冬会上看非遗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文子玉 左翰嫡 自黑龙江哈尔滨报道
“咔咔咔”,伴随着雕刻刀有节奏的切磋,不一会儿,一块浑圆的“福”字拓版便初见雏形。在亚冬会主媒体中心,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冰雪雕技艺传承人张伟洪正以冰为媒,以刀为笔,完成一幅“福”字拓彩冰雪画。一名来自巴基斯坦的媒体工作者认真驻足观看,待到画作完成时,她竖起大拇指,“冰上作画太奇妙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哈尔滨也是一座浪漫又开放的城市。”
本届亚冬会上,不仅有体育竞技的激烈角逐,更有文化的交融碰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便是这场“文化盛宴”的重头戏。2月5日至14日,由哈尔滨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执委会主办,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的2025哈尔滨“冰雪同梦,亚洲同心”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在4个非竞赛场馆酒店及主媒体中心举办。一场场精彩纷呈的非遗文化展示活动,为亚洲各国宾朋带来一场非遗文化之旅,打开了一扇感受中华文化魅力的窗口。
![](http://www.ruleoflawnews.pub/upfiles/2502/1739439545844.png)
图为张伟洪在雕刻福字拓版。文子玉 摄
“拓彩冰雪画是在冰雕技艺项目基础上,结合中国冰雪山水画、龙江冰版画的特点,通过雕刻、涂色、拓彩等工艺完成的作品。”张伟洪告诉记者,画作最大的魅力在于冰彩相融时产生的不确定性,从而使画作达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他说,亚冬会是各国文化交流互鉴的平台,通过亚冬会向亚洲友人展示我们国家的独特文化元素,是件非常自豪的事情。
威猛的东北虎、标志性建筑圣·索菲亚教堂、淡紫色的浪漫丁香花、一望无际的麦田……在主媒体中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台上,一幅幅由麦秆制成的画作整齐陈列。国家级非遗项目麦秆剪贴非遗技艺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高秋娟将浸染成淡紫色的菱形麦秆材料放在手掌心,另一只手拿起小镊子在材料上一碾,一瓣向外卷翘、栩栩如生的丁香花瓣便制成了。
![](http://www.ruleoflawnews.pub/upfiles/2502/1739439563584.png)
图为高秋娟在进行麦秆画创作。文子玉 摄
从事麦秆画创作已有近40年的高秋娟为记者介绍,一件精美的麦秆画作品,需要经过选料、泡、煮、蒸、熏、染、刮、熨、烫、烙、粘贴等十几道手工制作程序才能制作完成。“麦秆画以生长在东北黑土地上的麦秆为原料,具有深厚的地方文化特色。本届亚冬会还将麦秆画作为国礼赠送外宾,世界各国的友人能够欣赏到中国传统工艺的魅力,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认同。”高秋娟说。
“非遗展示不仅为亚洲友人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上的盛宴,更是对中华文化的一次生动讲述。”亚冬会文化项目运行团队工作人员介绍,为了充分展示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主办方精心组织满绣、剪纸、龙江皮影等40多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走进多个亚冬会相关场所开展现场展示和体验活动,让国际友人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韵味。
中国传媒网摘编:亓淦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