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为功谋未来——科技创新一线故事
砥砺奋进谱新篇——2024年度全国移民管理工作综述
聚合力谋新篇——2024年度中管高校纪检监察机构述职会侧记

深度关注丨冰城燃梦

发布时间:2025-02-08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字体大小[ ]

 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开幕

冰城燃梦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左翰嫡 文子玉 自黑龙江哈尔滨报道

  2月7日,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北国冰城哈尔滨雪花飞扬,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启幕,来自亚洲34个国家和地区的1270余名运动员齐聚一堂,共同唱响亚洲“冰雪之歌”。

  这是继2022年北京冬奥会后中国又一次举办重大国际综合性冰雪盛会,也是继2023年杭州亚运会后亚洲体坛大家庭又一次在中国相聚。活力亚洲万象新,魅力冰城迎客来,“冰雪同梦,亚洲同心”的主题,承载着亚洲人民对于和平、发展、友谊的追求,托举起一个共谱亚洲命运共同体精彩华章的梦想。

  90分钟 开幕式演绎亚洲同心、交融相亲,“冰雪将凝结和平友谊的永恒瞬间”

  百万朵小雪花装饰的璀璨穹顶下,暖黄的冰灯划破夜空,霎时,光影与雪花共舞。伴随着激昂的旋律,来自亚洲各地的冰雪健儿陆续入场,现场欢呼声与掌声交织一片,点燃了哈尔滨寒冷的冬夜。

  90分钟的开幕式上,“道相同、心相通、情相融”是贯穿始终的重要表达。无论是小提琴、小号、键盘等乐器齐奏和鸣的“亚洲阳台音乐会”,还是身着七彩霓裳、各美其美的亚洲舞者,开幕式上的演出不仅展现了冰雪运动的激情澎湃,更传递着亚洲各国家和地区团结一心、共筑梦想的信念。开幕式总导演沙晓岚说:“亚洲人民山水相连、人文相亲,开幕式秉持‘亚洲一家’的深厚情谊,为亚洲冰雪运动盛会注入温暖而磅礴的力量。”

  一路走来,团结同心是亚冬会不变的底色。上世纪90年代,哈尔滨和韩国江原道同时提出申办第三届亚冬会的请求,时任巴基斯坦奥委会主席瓦吉德·阿里以“亚洲团结”为由提议中韩两国依次承办第三届和第四届亚冬会,成就了体育史上的一段佳话。时至今日,本届亚冬会的主题“冰雪同梦,亚洲同心”,依旧在强调亚洲的团结。日本奥委会副主席三屋裕子说:“哈尔滨亚冬会的主题,蕴含着通过冬季运动加深亚洲各地联系的美好愿景。希望能借助体育的力量让人与人重新紧密相连,促进交流与相互理解。”

  开幕式上,哈尔滨源远流长的冰雪文化成为一大亮点。一段以“采头冰”为主题的民俗舞蹈表演,让观众瞬间沉浸在北国冰原松花江上群众劳作的场景之中。只见整齐划一的采冰汉子奋力挥舞冰镩,“头冰”破江而出,为亚冬健儿送去“拔得头筹”的美好祝愿。从古代冰嬉到现代冰雪运动,冰城的冰雪基因早已融入城市的文化血脉。“开幕式深度融入哈尔滨独具魅力的文化元素,力求将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与坚定文化自信完美统一,全方位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沙晓岚说。

  不出正月都是年。亚冬会组委会副主席、黑龙江省副省长韩圣健介绍,赛会期间正值新春佳节,组委会为各代表团成员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我们将开展冰上杂技、戏曲巡游等系列活动,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交流、增进友谊。”

  本届亚冬会有40多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相关场所现场展演。“我认为亚冬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能够让运动员们一起参与体育互动,这也会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好地方。”韩国运动员具智有说。

  在这个特别的夜晚,舞台帷幕为亚冬健儿升起,亚冬圣火在神州大地点燃。正如亚冬会组委会主席、中国奥委会主席高志丹在开幕式上所言:“体育将搭建文明交融的桥梁纽带,冰雪将凝结和平友谊的永恒瞬间,赛场将绽放超越自我的无限光芒。亚运之光将照亮亚细亚的每一片土地,拼搏之美将感召亿万亚洲青年释放青春活力,尔滨之约将传递美美与共、天下一家的中国情怀。”

  580天 赛事筹办全过程、各方面彰显高标准,“相当于一个奇迹”

  1974年,侯赛因·穆萨拉姆作为运动员第一次来到中国参加比赛,多年后的今天,他以亚奥理事会总干事、世界泳联主席的身份走进美丽的冰城,期待见证一届精彩纷呈的亚冬会。

  “我不禁想起过去这段时间哈尔滨做出了很多杰出的努力。他们从城市、设施层面,严格遵守了所有赛事要求,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交付了项目,非常高效、专业。”侯赛因说,这届亚冬会吸引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其主要原因就取决于筹备工作,亚洲的运动员能够聚集于此,以最佳的精神和状态,按照最高的标准参与竞赛。

  侯赛因口中的“高标准”,体现在亚冬会筹办的全过程、各方面。在竞赛团队组成方面,国际/亚洲单项体育组织选派了12名技术代表和1名技术代表助理,提供国际赛事经验和专业视角;组委会21名竞赛主任和副主任肩负起赛事组织的职责;亚奥理事会还选派了151名国际技术官员(ITO),685名国内技术官员(NTO),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曾深度参与北京冬奥会组织筹办工作和国际国内大型比赛竞赛组织工作,具有丰富的竞赛组织管理经验。

  在竞赛场馆方面,冰上项目、雪上项目比赛被分别安排在哈尔滨冰上赛区5个场馆和亚布力雪上赛区8个场地。韩圣健介绍,13个竞赛场馆(场地)全部采用节能环保材料和绿色低碳技术,全部利用原有设施维修改造。从事滑冰事业超过60年的亚洲滑冰联盟主席张明熙说:“看到这里的场馆设施,我敢肯定,这是世界顶级的。”

  在赛事服务方面,亚冬会主新闻发言人柏志国介绍,运动员餐饮的所有食材、调料均从产地到餐桌全链条监管,确保食品安全;亚冬会提供赛事保障车辆1090台,从机场到酒店、从酒店到场馆均安排专用班车,所有线路均预设应急备用车辆,赛事期间哈尔滨至亚布力铁路动车组也将增加到每天40列次;31家定点医院600余名专职医疗卫生保障人员已进驻场馆,各类医疗设备和药品已配齐配全,并组建了救护车组,配备了具有外语沟通能力的滑雪医生。

  在评价哈尔滨亚冬会时,亚奥理事会副总干事维诺德·库马尔·蒂瓦里表示,“组委会的工作做得非常好,对我们来说相当于一个奇迹。”

  筹办一场大型国际赛事,一般需要4至7年,而本届亚冬会的筹备时间仅有580天。亚冬会组委会、执委会全体人员昼夜兼程、矢志奋斗,社会各界八方来援、鼎力支持,将“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和“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落实到办赛全过程。

  亚冬会开幕前夕,一场赛时监督会商在哈尔滨举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体育总局纪检监察组与黑龙江省纪委监委交流监督经验做法,深化“组地”联动监督机制,护航亚冬会圆满精彩。

  “我们的经验是,越是重要关头,越要围绕工作重点和薄弱环节深化监督保障。”驻国家体育总局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该纪检监察组此前曾多次前往哈尔滨市深入场馆实地调研,其间与黑龙江省纪委监委建立亚冬会赛时联动监督机制,统筹总局系统和黑龙江方面监督工作,双方明确负责同志、指定专人保持常态化沟通,强化衔接联动、资源共享,重要情况及时通报。

  “相信这一届赛事会成为非常顶尖的赛事,与世界各大洲的赛事相比都不会逊色,谢谢哈尔滨,谢谢你们。”侯赛因说。

  29年 “双亚冬之城”见证中国“冰雪热”,“大家越来越愿意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

  松花江畔,68岁的冬泳爱好者王德清像往常一样在天寒地冻的冬泳场里畅游。作为一位老哈尔滨人,王德清曾亲历1996年在哈尔滨举办的第三届亚冬会,“当时看比赛,观众满满的,气氛高高的,我也玩得很开心。”

  赛事的成功举办,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当时,位于亚布力的雪场降雪不足,为保证赛场符合竞赛要求,组委会发动群众人工背雪上山铺垫雪场的赛道,人数最多时,一天约有2000人背雪上山。

  而本届亚冬会筹备期间,亚布力的8个比赛场地早早完成了基础设施改造和人工造雪工作。“我们新建了1.1万米的造雪管线,可以从提水泵站直接输送到赛道的每一个点,24小时不间断造雪。”亚冬会雪上赛区建设项目管理负责人汪明成说。

  两届亚冬会,跨越近30年的时光,冰城的开放包容不改,群众的热情好客依旧,但一些关乎长远、关乎全局的变化已经悄然发生。

  今天,科技创新就是战略支撑。本届亚冬会上,国内首次实现毫米波在大型赛事的规模应用,与目前广泛使用的5G中低频段相比,亚冬会采用的26GHz频段5G毫米波可以提供更大带宽、更高传输速率和更低时延,满足公众移动通信和工业专网相关通信需求……划时代的技术进步,标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高度。

  今天,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借势亚冬会,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博会、东北虎林园等热门景区喜迎各地游客赏冰乐雪、欢度春节;“雪场山下第一村”亚布力镇青山村村民人均年收入达三四万元,几乎人人吃上了“冰雪饭”;冰雪文化、冰雪装备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知名羽绒服企业“北上”哈尔滨,建设羽绒产业智能工厂和羽绒服装智能制造工厂……冰雪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激发了哈尔滨高质量发展与东北振兴的新动能。

  今天,体育运动成为一种生活风尚。在北京冬奥会带动下,冰雪运动从小众走向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显著提升;冰雪场地设施突破了季节和地域局限,质量不断提升、类型更加多元,形成了覆盖全国、四季布局的良好态势……“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不断巩固提升,增添了体育强国建设的新活力。

  亚冬会的到来,为哈尔滨的冰雪运动热再添一把火。利用松花江面、市区公园、广场空地、校园操场、内河内湖等场地,哈尔滨建设500处以上群众身边的冰雪运动场地,推出滑冰、冰壶、冰球等大众化冰雪休闲娱乐产品,组织开展百余项冰雪节庆赛事活动。举办开闭幕式的场馆,赛后不仅可举办经贸展会,还具备进行全民健身、举办体育赛事和商业演出的综合性功能。“本届亚冬会后,各场馆将向社会开放,在专业培训、举办赛事、群众性体育事业发展上发挥更大作用。”亚冬会组委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哈尔滨市市长王合生介绍。

  中国“冰雪热”传遍大江南北,也为世界冰雪运动注入生机活力。“从西到东,从北到南,在整个亚洲,大家越来越喜欢亚冬会,也越来越愿意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侯赛因说。

  本届亚冬会,参赛国家和地区数量、运动员人数均创历史之最。冰雪健儿摩拳擦掌,期盼在这个万众瞩目的晶莹舞台上角逐竞技、点燃梦想。

中国传媒网摘编亓淦玉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雅宝路12号(华声国际大厦)1层 1 2 1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